导读
“十五五”时期是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,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。为加快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,有力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,有必要系统分析“十五五”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阶段性特征,以更好谋划高等教育整体改革思路和重大政策举措。深化新文科建设,既是建设教育强国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任务,也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。在数智时代背景下,如何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,形成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,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。本期《学科动态》选编学界部分专家的观点及记者观察,供读者参考。
第一小节“战略规划”选编了《“十五五”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阶段性特征及改革发展策略构想》,文章从“十五五”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阶段性特征入手,提出了“十五五”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策略构想。第二小节“专家视角”选编了《人文主义视域下法国人文学科建设和高校改革困境》,文章通过对话的方式,分享了人文学科在世界范围内面临影响力边缘化的困境下,潘夏对人文主义、人文科学和法国教育研究体系之间关系的观察和思考。第三小节“观点追踪”选编了《在数智时代重思人文学科》,文章指出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,文科也遭遇了全新的挑战,但数智时代的人文学科仍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和意义,它为人类知识系统和高等教育的更新提供了全新的想象空间。第四小节“学界动态”部分,《瞭望》新闻周刊记者从范式创新、教育革新、定位更新 3 个方面介绍了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的“刚需性”重构。